请输入搜索关键词!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正文
新闻栏

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德新讲坛第四讲

时间:2016-06-06 来源: 浏览:

6月3日下午,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了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、广东省思政课教导委副主任委员程京武教授,担任仲恺德新讲坛第四期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觉的思考”的主讲人。本次讲坛在该学院会议室举行,由院长蔡立彬教授主持,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职工及部分研究生聆听了本次讲座。

首先,蔡立彬为程京武介绍了本院的教学情况与师资力量,同时也简单地介绍了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情况。接着,程京武正式开始本次的讲座,主讲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:一是文化自觉的思考这个话题的缘起;二是文化自觉的思考的具体内涵;三是文化自觉的理性思考。程京武从宏观、中观、微观三个层面进行分析。在宏观层面,程京武引用习总书记的讲话内容,她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一条血缘、一条纽带;在中观层面,程京武认为现在文化的多元化、世俗化与碎片化导致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听思政课,在课堂上更乐意玩手机。所以,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应该围绕“学生满意,终身受益”这个目标来建设。程京武还特意列举了暨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建设情况。因为暨南大学有一半的华侨生,所以思政课会针对性地开设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国情教育;在微观层面,程京武认为思政课教学应遵循“多元文化发展,一元文化主导”的原则。关于文化自觉的思考的具体内涵这个方面,程京武用三观来进行详细具体的分析:第一观是价值观,分为“社会信仰”、“价值导向”、“人本意识”。第二观是哲学观,分为“穷本根源——辩证法”、“天人合一——整体思维”、“经世致用——实践哲学”。第三观是社会观,分为“社会理想”、“贵和尚中”、“人格养成”。 关于文化自觉的理想思考这个方面,即文化的传承与转换,她归纳为三点:一是价值取向与问题关怀,二是理想认知与生活世界,三是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。通过讲座,大家认识到自己的国家有优秀的传统文化,全面完整的社会主义价值观,有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,所以大家要有文化自信。

在交流环节中,老师们积极地向程京武提出自己在教学、科研等方面遇到的疑惑,程京武与大家分享了她的建议。她的演讲深入浅出,无论在课程教学还是科研工作方面都对老师有很大的启发,最后,第四期的德新讲坛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完美结束。

 

关闭